查詢聯徵紀錄速上手,避免聯徵多查遭扣分

目錄

聯徵紀錄是什麼?

聯徵紀錄是指聯徵中心(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在蒐集民眾與金融機構間往來的資料後,整理出的信用報告,裡面包含申請人的繳款、債務等訊息,可以透過這些紀錄來判斷申請者的信用狀況。
 

對金融機構來說,聯徵中心透過聯徵紀錄,建立出全國的信用資料庫,讓銀行能避開信用風險,維持國內金融交易的穩定。
 

而對個人來說,在與銀行交易時,聯徵紀錄就像身分證一樣,上面記載了你過去繳款、債務狀況、信用程度的資料,這些紀錄將影響貸款通過的機率、利率高低、額度高低等等。若你的信用狀況良好,那銀行提供的貸款方案就會更優惠,若聯徵紀錄顯示信用不良,那貸款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聯徵紀錄查詢方式

聯徵紀錄大致可分為兩類查詢方式,一種是線上查詢,一種是實體書面申請查詢

每年度(從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止)都有一次免費查詢聯徵紀錄的機會,第二次開始則需另外付錢,書面查詢 100 元,線上查詢 80 元。
 

實體書面查詢

  • 親臨聯徵中心櫃台辦理:親自或委託親友到聯徵中心服務櫃台辦理,臨櫃辦理約等 30 分鐘即可取件。親自辦理的話需準備雙證件(身分證+健保卡/駕照/或其他足以證明身份的證件)。

    委託他人辦理,則需要有委託申請證明文件(三項文件缺一不可):
  • 當事人及受託人雙方身分證正本
  • 當事人新式戶口名簿(不限式別,正、影本皆可)
  • 當事人簽章之委託書(可由聯徵中心網站下載
  • 郵局代收辦理:由本人帶著雙證件親自到郵局辦理,郵局會代為收件、驗證,不需要跑到聯徵中心,聯徵中心收件後約需 1 ~ 2 個工作天,就會把聯徵紀錄報告寄出。值得注意的是,郵局代辦是無法申請英文版的信用報告。
  • 郵寄申請:將信用報告申請書和所需文件寄送到聯徵中心,待 2 ~ 3 個工作日,聯徵中心審查無誤後,就會將信用報告寄出。郵寄申請需要的文件如下:
    • 個人信用報告申請書(聯徵中心網頁下載
    •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第二證件(健保卡/駕照/或其他足以證明身份的證件)影本
    • 新式戶口名簿影本

       

線上查詢

Image:聯徵中心自然人憑證登入畫面
 

在查詢之前,須先安裝安控中介程式,若還沒有安裝,頁面會彈出安控中介程式下載訊息。

Image:自然人憑證登入聯徵中心前置安裝作業
 

安裝並啟動安控中介程式後,可將讀卡機連接至電腦,待讀卡機驅動程式安裝完成後,即可用讀卡機讀取自然人憑證進行登入,成功登入後點選查詢信用報告即可取得個人信用報告。
 

延伸閱讀: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自然人憑證相關問題查詢

Image:自然人憑證登入查詢畫面,點選查詢信用報告

 

Image:TW 投資人行動網-APP 下載畫面
 

Image:TW 投資人行動網-APP 下載畫面
 

安裝 App 後,須先申請券商的電子憑證,才能利用憑證向聯徵中心申請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在 TW App「我的行動網」中,選取 App 內的券商(上架的券商以台灣網路公司網站公告為主),依照各券商憑證申請流程來申請電子憑證,申請成功後,可以在「我的憑證」中看到憑證。

          

Image:TW 投資人行動網 APP-申請券商電子憑證

 

憑證申請完成後,就可以回到「我的應用」頁面,點選「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輸入登入資訊後點選「查閱信用報告」即可。

     

Image:TW 投資人行動網 APP,點選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
 

聯徵紀錄查詢方式比較表

 

申請方式

費用

等待時間

需備文件

查閱紀錄

臨櫃辦理親自或委託親友到聯徵中心服務櫃台辦理一年內第一次免費,第二次 100 元30 分鐘

本人雙證件;

非本人需要委託證明文件

會留存紀錄,但金融機構無法查知
郵局代收限本人至郵局辦理一年內第一次免費,第二次 100 元

約 5~7 個工作天

 

雙證件會留存紀錄,但金融機構不可查知
郵寄申請將所需文件郵寄到聯徵中心一年內第一次免費,第二次 100 元約 5~7 個工作天

雙證件、

戶口名簿、

申請書

會留存紀錄,但金融機構不可查知
電腦查閱聯徵中心官網登入查閱一年內第一次免費,第二次 80 元無需等待

自然人憑證、

讀卡機

行動裝置查閱下載「 TW 投資人行動網」 App 進行查詢一年內第一次免費,第二次 80 元無需等待

 TW 投資人行動網 App、

特定券商的電子憑證

會留存紀錄,但金融機構不可查知

聯徵紀錄包含五大類型資訊

一、借款資訊

Image:個人信用報告-借款資訊的欄位項目
 

借款資訊分為 3 項:

  • 借款總餘額資訊:
    • 過去借款的紀錄,包含借款的銀行、借款金額、未還金額、逾期金額、遲還紀錄等。
    • 申請聯徵紀錄一個月內的交易紀錄。銀行播了多少錢給你,你又還了多少錢給銀行。

Image:個人信用報告-借款資訊的過去借款明細
 

Image:個人信用報告-借款資訊的銀行往來借還紀錄明細

 

  • 共同債務/從債務/其他債務資訊:這部分會紀錄你擔任保證人的債務情況,譬如你擔任 A 的保證人,那 A 債務狀況就會紀錄在此。

Image:個人信用報告-借款資訊的擔保紀錄明細

 

  • 借款逾期、催收或呆帳紀錄:如果你的貸款有逾期、催收、呆帳等不良紀錄,都會呈現在這一欄,如果已結案的話會顯示結案日期,而預期、催收、呆帳的揭露期限是清償後三年,待揭露期限到期後這些紀錄才會完全清除。

Image:個人信用報告-借款資訊的逾期繳款紀錄明細
 

二、信用卡資訊

Image:個人信用報告-信用卡資訊的欄位項目
 

信用卡資訊分為 2 項:

  • 信用卡持卡紀錄:這部分紀錄了你持有的信用卡資訊,包括發卡銀行、卡名、發卡日期等。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使用紀錄,這裡會顯示信用卡的狀況,包括一般停用(剪卡)、強制停用等等,停卡的註記揭露期限是 5 ~ 7 年

Image:個人信用報告-信用卡持卡紀錄
 

  • 信用卡帳款總餘額資訊:這部分會顯示你還有多少未繳清的信用卡債務,每一張卡的額度、本期付款金額、繳款狀況、是否預借現金等等。

Image:個人信用報告-信用卡戶帳款資訊紀錄
 

三、票信資訊

票信資訊包含支票本票匯票的交易紀錄,只有50萬以上的票據交易會紀錄在聯徵信用報告中,其餘完整細項可以到台灣票據交換所查詢。
 

票信資訊分為 2 項:

  • 大額存款不足退票資訊:如果開了票據之後,銀行帳戶餘額不足以付清票據金額,就會被銀行退票、影響發票者的信用。

Image:個人信用報告-票信資訊的大額存款不足退票紀錄
 

  • 票據拒絕往來資訊:如果個人或負責的公司一年內發生退票,且沒有辦理清償註記達三次者,則會被列為拒絕往來戶。拒絕往來期間一律為3年。

Image:個人信用報告-票信資訊的拒絕往來紀錄
 

四、查詢紀錄

Image: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紀錄的欄位項目
 

查詢紀錄分為 2 項:

  • 被查詢紀錄:一年內你的信用報告被金融機構查詢的紀錄。會註明查詢日期、機構、查詢理由。雖人個人的信用報告會呈現一年內的被查詢紀錄,但金融機構在調閱個人信用報告時,只會看到三個月內的紀錄。

Image:個人信用報告-被查詢紀錄

 

  • 當事人查詢信用報告紀錄:本人主動查詢信用報的紀錄,會註明查詢日期、申請方式、種類等。自己主動查詢的紀錄雖然會留存,但是不會揭露給金融機構,也就是銀行不會看到你自行查詢信用報告的紀錄。

Image:個人信用報告-當事人查詢紀錄
 

五、其他

Image:個人信用報告-其他欄位項目
 

其他紀錄分為 4 項:

  • 附加信息資訊:包括前置協商更生清算的信用註記資訊、親屬代償資訊、或是本人自行加註不再申請貸款、信用卡的資訊等等,這些紀錄不會永久留存,會在揭露期限到期後消失。
  • 主債務債權轉讓及清償資訊:已轉讓債權的債務資訊。
  • 共同債務/從債務/其他債務轉讓資訊:你擔任保證人的債務的轉讓資訊。
  • 信用卡債權轉讓及清償資訊:已轉讓的卡債資訊。
     

信用評分怎麼看?

個人信用評分列示於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中,可在向聯徵中心申請信用報告時加查信用評分。
 

信用評分結果有三種

  • 暫時無法評分:當事人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包括信用資料不足、受監護宣告者、債務協商註記者等等,皆會導致無法評分。
     
  • 固定分數 200 分:當事人與金融機構往來有信用不良紀錄情形,但仍金融機構願意往來者,則聯徵中心給予固定評分( 200 分)。
     
  • 信用評分 200 ~ 800 分:聯徵中心依據你的交易紀進行打分,從 200 ~ 800,分數越高代表信用越好,分數越低則信用越差。
     

信用評分幾分才算高?

信用評分在 200 分 ~ 800 分之間才是有效的,聯徵中心的信用評分上也會列出百分位居間,讓你可以了解自己的信用與他人相比偏低還是偏高。

Image:個人信用報告-信用評分表
 

信用評分的結果可以參考以下:

  • 400 分以下,屬於「信用瑕疵」,幾乎無法申請到貸款。
  • 550 分以下,分數偏低,難以申請到貸款。
  • 650 分以下,部分銀行會通過貸款,但條件可能較差,利率較高或是額度較低。
  • 650 ~ 800 分,大部分的銀行都會通過信貸審核,分數越高,貸款的條件會更好。
     

聯徵查詢的次數會影響信用嗎?

聯徵查詢紀錄分兩種:自行查詢被查詢。 
 

無論是自行查詢或是被查詢,都會在信用報告上留下紀錄,紀錄保留期限為一年,然而金融機構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時,無法看到一年的紀錄,只會看到三個月內的查詢紀錄。

 

雖然兩者都會有註記,但自行查詢的紀錄是不會對信用造成影響的,只有「被查詢」的紀錄會影響信用評分

 

銀行查詢個人聯徵紀錄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存款開戶、身份確認、舊客戶信用複審等等,並不是所有被查詢的紀錄都會納入評分,只有以「新業務申請」(即貸款、申請新信用卡)為目的的查詢紀錄會納入信用評分

Image:個人信用報告-被查詢紀錄

 

申請新業務代表你向銀行借錢,而申請貸款的次數越多,則代表你對資金的需求越迫切,這種狀況側面說明了你的經濟狀況可能比較危急,銀行貸款給你的風險就會提高。為了確保銀行的權益,聯徵中心會將這類的查詢紀錄納入信用評分當中,讓銀行作為參考。
 

什麼是聯徵多查?

聯徵多查指的是在三個月內,以「新業務申請」為理由的被查詢紀錄超過三次

 

也就是三個月內,你向銀行申請新貸款或新信用卡的次數超過三次,信用報告上會留下三次以上的被查詢紀錄,即稱為聯徵多查。

 

聯徵多查會怎麼樣?

聯徵多查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貸款意願。當銀行看到聯徵紀錄顯示你在三個月內持續申請貸款,且申請一直沒有被核准時,銀行就會有所顧慮,貸款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

 

怎麼避免聯徵多查呢?

如果發現自己三個月內的被查詢次數超過三次,可以先停止申請新貸款和新信用卡,等三個月時間過了,被查詢紀錄就會恢復正常,此時再去貸款就不會有聯徵多查的問題,貸款成功的機率也就提高了。

 

另外在申請貸款或信用卡時,也要先做足功課,搞清楚銀行的貸款條件、利率、需要準備的資料等等。待一切都準備好、確定自己符合資格後再去申請,避免因為準備不足而申請失敗,還因此浪費聯徵查詢次數。
 

聯徵紀錄常見Q&A
 

聯徵紀錄有誤怎麼辦?

如果發現自己的信用報告有問題,可以到聯徵中心的網站下載「信用資料當事人陳情書」,以書面或電子郵件形式寄給聯徵中心,在收到文件後聯徵中心會進行查證並給你答覆,或要求相關金融機構處理。
 

信用報告上的不良紀錄會一直留著嗎?

不會。信用報告上的不良紀錄並不會永久留存,根據信用紀錄的不同類型,揭露期限在3個月到10年間不等,一但揭露期限到後,紀錄就會消除。
 

可以用電話查詢自己的聯徵紀錄嗎?

不可以,聯徵紀錄只能以文章中的五種方式查詢。信用報告屬於個人隱私,聯徵中心有義務保護當事人的信用報告,申請聯徵紀錄需要有證件證明身份,而在電話中無法確認當事人身分,所以不能以電話來查詢聯徵紀錄。

雖然無法以電話查詢個人聯徵紀錄,但可以透過電話進行諮詢,藉此了解聯徵紀錄的內容。客服諮詢專線:02-2316-3232。

 

延伸閱讀